这周末终于去看了《长安三万里》。

很久很久没有看电影了,最近出了很多不错的电影,《消失的她》、《封神》,《孤注一掷》等等。

看到有人评论:看了《长安三万里》,感觉以前背的诗都活了过来。自己一直都很喜欢唐朝,也非常喜欢这些活跃在语文课本里的诗人们,所以这部就成了首选。了解到故事的背景是在安史之乱,赶紧找了本《中国历史通俗演译》,简单过了一下安史之乱的部分章节。

失望与惊喜(部分剧透)

我提前去看了安史之乱的大致故事,但是发现故事很多和我看简史理解的不一样。

哥舒瀚历史上是投降了安禄山的,或者说他原本是不原意投降的,但被部下火拔归仁绑着强行投降了(因为回去大概率也是死)。而且投降后确实认安禄山为主,也帮了他。

高适在军中的时候,李白去找他,正好碰到了未成名的郭子仪,还救了他。整体时间线让人很奇怪,早年高适只是到处游玩,而郭子仪开始就在军中,甚至可能还是将官,不至于被高适碰到,还被高适救命,高适应该也不认识哥舒瀚。

总之当不自觉把剧和历史对照起来的时候就是一头雾水,哪哪都不对劲。

另外人物的很多形象不是很喜欢,不知道是被其他动画的形象影响了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还是自己审美的偏见。

不过剧中对诗词的渲然非常棒,真的把诗都读活了,场景也正好应了诗句的景,特别是《将进酒》一段。记得之前看《庆余年》里范闲背诵《将进酒》的时候就感觉很有味道,这次用动画表达出来更是意境十足。

如果是初高中学诗词的时候看到这部电影估计会非常喜欢,而且对于引起小朋友对诗词的兴趣应该也特别有效果。

得意与失意

人们常说,张继落榜之后写下了千古名句,而当时及第者却名不见经传。唐代这些后来名满天下的诗人在当时也大都是报国无门,怀才不遇。回头一想,诗人们大都是情感丰富,性格清高的,但是这种性格却恰恰不适合官场,不会阿谀奉承,不愿时屈时伸。同样处理政治问题和作诗作词又大大不同,不需要浪漫主义,也没有悲天悯人,需要的更多是铁石心肠,不择手段。对于一个人而言,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很难调和到一起。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诗人无法在官场如鱼得水的原因吧。

传言与真相

之前看《中国历史通俗演译》讲到安禄山处在反与不反之间,因为唐玄宗确实对他不错,所以想着即使反也准备在玄宗去世后。但是杨国忠一直在提防他,找机会处理他。所以本来是介于反与不反之间的,杨国忠一成为宰相,就不由的他选了,只能造反。

这里想到小时候看过的一个美国州长的故事,他小时候被人算命说长大了会当上州长。而这个说法给了他很大的信念,让他开始严格要求自己,上进努力,结果最后他真的成为了州长。

这种情况很有意思,有的传言(或者说假设)就像一个磁铁,一旦它出现,真相就会慢慢向那个方向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