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家里厨房的水池堵了,本来准备喊物业来修,但是根据前几次找物业的经验,物业维修效率很低。于是就自己研究着把水槽下的水管拆了,然后挨个清洗掉。
拆完发现其实很简单,就是一批各种形状的短水管互相衔接。接头都是一样的,拧下来就好了。拆完也就了解整个结构了,应该是当初开发商采购的零件不合理,工人没法直接将两个水槽的水管统一接到出水口,而是用几个接口转换了好几次,而这几个转换的接口就造成了堵塞。所以解决办法也很简单,自己量好尺寸重新去淘宝下单合适的水管装上即可。
修完这里突然想到,之前的房间的门把手也是出了问题,我自己拆了之后一看,结构也很简单,而且工人明显把锁里面那根转动的轴装错方向了,所以用着用着就滑向了外侧,导致从房间里面拧把手锁不会动了。
之前我从来没有修理过家里的物件,总觉的这些很复杂,需要专业的人来做才行。但是这两次真的自己去尝试了,发现并没有想象的复杂,甚至觉的还出乎意料的简单。

我最近开始做这样的尝试也是受同事们的影响,他们非常喜欢折腾,而且不仅在自己的领域折腾,遇到问题时甚至跨领域研究折腾。最近他们在做一款机械相关的产品,正规的领域其实的软件相关,主要是对接机器人的能力和算法,然后能在工业上使用。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些桥接和锁止结构,正常来说会找合方来解决,谈了一些发现都不太合适,然后就自己学习建模,然后 3D 打印出来做验证,经过学习和调试,最终设计了一款非常好用的结构,而且效果和价格都很合适。
真的上手了,会发现这些实际上没有想象的复杂,确实需要学习一下对应的理论和原理,但是在现在互联网和 AI 的帮助下,成本和难度都大大降低。

所以前几天我的 Nas 坏了我也开始自己先尝试排查问题。虽然我学的计算机,但是我几乎只关注软件方面,硬件方面一窍不通,在组装 Nas 之前从来没有组装过电脑。组装的 Nas,零件都是自己淘的,然后前几天突然电源坏了。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店家,然后准备发回去修。然后想到是不是可以自己看看什么问题,说不定下次就可以自己搞定了。然后去 B 站上找了几个修电脑电源的视频学习,后面发现果然也不复杂,常规的方式就几种,短接电源验证是电源问题还是主版问题,电源问题就主要用万用表测下几个电容,一般坏的就是电容。然后看了下现在的万用表,也非常傻瓜化了。
不过这里我没有万用表,就没有进一步验证是不是电阻的问题了(不过后面和店家那边聊了确实是电容坏了)。但是真要自己学会其实也不复杂,首先需要买万用表,不贵,不想研究复杂的可以傻瓜款,知道接线就行。然后买电烙铁,焊接需要练习一下,但是也不难(我之前有看到这个 UP 主 是我是我就是我 焊接,女生也能做的很好),剩下的就是硬件了,在淘宝上买电容也很简单。

小时候曾经想,随着时间越久,人们是不是要学的知识就越多了,就像中国有这么长的历史要学,但是历史短的国家就不需要了啊。那岂不是以后的人们要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越来越长了?
后来想到,知识可能也是可以压缩的,就想往袋子里装衣服,看着慢了,压一压就又可以装了。而这个压缩知识的过程就来自于技术的更新。就像计算器取代了算盘之后,就没有人再去练珠算,背“一下五去四,二下五去三”了。而且这个技术的革新会让更多人可以轻易的进入到这个领域来,就像车一样,以前要专门的司机,当驾驶技术不断的革新和简化之后,人人都可以开车了。
我们现在可能也处于这样一个时代,工业设计和工也制造的技术正在产生新的变革,以前是有技术深度的领域,已经因为不停的变革而变的非常简单,就像文中提到的水管衔接、门锁结构、电路结构。很多工具的生产和使用也随着变革变的更简单了,比如上面说的万用表,3D 打印机。很多知识和零件的获取也因为 AI 和电商变的易常简单,我们可以在网上找到一个领域的各类文献,可以让 AI 将一个复杂的知识点揉碎了喂给我们理解,可以在电商平台找到各种商家购买甚至定制零件。

一些知识随着更新会被压缩成薄薄的一层,学习成本变的无限趋近于零,从被小部分掌握到所有人都可以随意取用。我们可能还以为它们是厚厚的,是高不可攀的,需要打破这个成见,主动去尝试。

(另外,如果自己所处的领域正是文中说的被压缩的知识,那一定要警惕,因为这个行业的利润会被压的非常薄,而且很容易被其他领域的团队侵入,也容易被跨界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