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次元回忆录
最近去逛了深圳的谷子店,参观了柯南的三十周年展,也玩了全职猎人的贪婪之岛实境解密游戏。
中二的灵魂又被激活了,来回忆下自己以前的中二时光(年纪大了确实越来越爱回忆了)。
ACG(Anime,Comics,Games)里面我主要是看看动漫,其它两类接触不多。能回忆的也主要就是动漫了。
印象中最小的时候看的动漫是“米老鼠”,“兔巴哥”这种,那应该是自己刚能看懂电视的年纪。
再到小学就开始看一些国内的动画片,应该大都是“动画城”和“大风车”里播放的吧。现在能想到的有《封神榜传奇》,《哪吒传奇》。
后面开始有卫星电视,记得是“华娱卫视(应该是这个名字吧)”和“星空卫视”放的动画片比较好看。这个时候主要看了《犬夜叉》、《名侦探柯南》、《全职猎人》、《火影忍者》、《圣斗士星失》等等。《犬夜叉》应该算是入宅作了。而且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就迷上了柯南,后面 qq 的头像就改成了一张新一的头像,然后这个头像一直用到现在。
刚去 B 站搜了下,有很多人是一样的童年啊。【全网最全】星空卫视播过的所有动画-哔哩哔哩】
这个接段里看的动漫出了犬夜叉其余都还在连载。
《犬夜叉》正篇很早就看完了,完结篇应该是在高三出的。
《柯南》一直到高中应该还在陆陆续续追,到大学就慢慢没怎么看了,只是偶尔看看剧场版,再到工作后就完全没看了。
《海贼王》算是看的最久的,前两年还一直在追,就是动漫进度太慢了,慢慢就没看了。
《全职猎人》就是永远的痛了,记得第一季看完应该是小学左右,当时小杰用“同行”卡来到了“金”身边,好像就结束了。
然后等到蚂蚁篇再播放就是大学的时候了。现在黑暗大陆篇又等了十几年了。
另外国漫有印象的是主要是《秦时明月》
一直到大学,才有更多空余的时间,按说这个阶段应该是看了不少动漫的,不过我现在马上能想到的只有《家庭教师》了。
然后大学毕业,开始工作,现在还有印象的是毕业不久看了《不良人》,这个今年还出新的了,整体来说质量还不错,他们还出了几个不错的作品,不过后面好像就砍掉了。
中间陆续看过《来自新世界》,《来自深渊》,这两部还有印象,主要是世界观比较特别。
然后还有一个我觉的小众的叫《奇诺之旅》,有段时间上班中午吃饭的时候就看它。
到近几年,看的主要是热门的国漫了。国漫的制作和剧情感觉都还行,但是对于人物的刻画感觉都很单薄,就是直接的打打杀杀。
虽然一直也还在追动漫,但是很少去过线下,印象中也就很多年前去逛过一次漫展,只是走马观花了一番,记不得太多内容了。最近去了几次深圳的次元小镇,新增了一些体验。一直觉的自己也应该能跟上现在年轻人的文化,直到 labubu 火的时候,才真的意识到,其实自己已经脱离很远了,开始理解不了它们的文化了。
然后陆陆续续了解到了一些谷子文化。这里很推荐这个视频(对于谷子文化的介绍比较全面了)。本来开始只是看看视频了解下,对谷子店没有特别的兴趣。然后正巧连着发生了几件事,最终决定去看看。
首先是偶然在小红书上看到了线下的 全职猎人贪婪之岛 活动。
前面也提到了,全职猎人算是自己最喜欢的动漫了,小时候就觉的里面这个游戏设计的很有意思,后面可以做成真实的游戏。这次竟然有人在线下做了。
然后是发现正好深圳有柯南三十周年的展览。近几年没有看柯南了。但是情怀还在,之前读初中,高中的时候是喜欢啊,自己还有一个本子记录了各类案件的侦破情况,案件里用到的毒药和原理都会专门批注。后面还自己去学了一些密码学的知识。
最后是在小红书上发现了有人在大中华楼上投新兰的灯光秀,当时正好七夕,看到大楼的投屏确实很震撼。
深圳的二次元浓度应该比其它一线城市弱不少。福田的二次元小镇应该算是最大的一个聚集地了,然后深圳湾好像还有一个小一点的,听一个卖周边的小哥说,那边好像主要是乙游和国漫,我还没去过。另外好像东门那边在改造一个更大的场地。
次元小镇主要就是地下的一层,大大小小分布着十几家店吧,都是各种周边。一些空的场地会有唱跳表演和直播。到周末时,还会有一些二次元爱好者在这里摆摊贩卖自己收集的周边。
这次去的柯南三十周年展览在旁边的楼里。
新一版的几组衣服都挺好看的。
展览参观完后专门去中心公园蹲了一下新兰的大中华大屏。感觉读书都很少有这样的中二行为。到公园后发现还挺多一样的柯南迷也在那里等着拍照的。
后来第二次去就是玩贪婪之岛的游戏。这几张宣传图很棒。
游戏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解谜,一大个房间里有很多的谜题(感觉这种形式和柯南联名更适合😂),解谜后得到印章,然后可以兑换游戏中的卡片。里面会出现两次猜拳大赛,和动漫里是类似的,连胜三局就可以拿到“真实之剑”卡片。第二部分也是解谜,不过多了两个地区可以探索,这两个环节里都可以通过印章去换卡片,然后去抢夺 npc 手里的稀有卡片。第三部分就是玩躲避球和答题,两个都比较简单。答题一共十道题,答对七道就可以得到“统治者的祝福”卡片。
整体游玩性还行,就是解谜时间太短了,很多谜题还来不及看时间就到了。
游戏结束后和动漫里一样,每个人可以从游戏里带出一张卡片,还是比较有纪念意义的。(还有“统治者的祝福”,“一坪的海岸线”,“风险骰子”得到了,但是没法带出来,太可惜了)
整趟逛下来,感觉现在的二次元活动比以前丰富了很多,各种联名,展览。但是周边变化不是很大,像所谓的吧唧(我们以前叫勋章)和闪卡,和我们小时候的都差不多,只是现在的价格贵了不少。立牌以前到是少一点。然后就是盲合属性好严重,比如上面贪婪之岛的卡片,主要的卡片是 100 张,但是没有整套卖的,只有随机 5 张一袋的盲盒,35 块一盒。而且还有十几张是盲盒里没有的,必须去玩游戏从里面带出来。这样要集齐整套成本还是有点高的。
最开始以为自己喜欢的这些上个时代的动漫可能在现在的年轻人眼里已经过时了,但是不管是逛展览还是玩游戏,都遇到了很多更年轻的小朋友,虽然和我们当年从电视上看不一样,这些年轻的少年们通过更新的渠道依然和这些作品建立了联接。
虽然少年的时光总是会显得中二,可是也不得不承认正是这些过去构建了现在的自己,少年时不经意看过的动漫,逐渐滋养着我们慢慢长大的灵魂,并一直默默的影响着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我们憧憬着主角们浪漫的爱情,英勇的战斗,奇幻的冒险。即使多年以后,我们已经被生活,工作压的喘不过气,但是看到这些儿时陪伴过我们的二次元朋友们,依然会热泪盈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