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涌入小红书的这几天(下篇)
上篇写了我刷到的一些内容和自己的想法。这里记摘取一些收藏的比较有意思的内容。
Mawuli K. Fianyo http://xhslink.com/a/RY7Ca26ePFS4
这是一个在加纳的博主分享的视频,这几天的内容大都是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第一次刷到这类更贫困地区的视频,明显看的出来那里的生活设施比较落后,可能是现在很多国家几十年前的样子,但是他们又确实那么真切的活在同一个时代。希望能有机会发展起来,也希望互联网上能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Manish http://xhslink.com/a/qKWSeCb9PGS4
真的很好奇还外的其他平台的氛围差到这么离谱了吗,都有 ptsd 了?
Catherine http://xhslink.com/a/coKaDMiOIHS4
这个和上面的类似,也是夸奖小红书的氛围的。但是博主后半段提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我理解成沟通的艺术。很多人在沟通的时候只会自顾自的说我怎么样我怎么样,然而真正的沟通是倾听,是你去讲述者你怎么样。感觉很多家人之间,夫妻之间也是类似,有些聊天只是在自顾自的讲,并没有交流,是无效沟通。
只有你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了,提出了关于对方的问题,有效的沟通才开始了,情绪价值才产生了。
Kenzie http://xhslink.com/a/gDH0kC9MsIS4
这篇讲述了美国的信用评分是怎样的,听完确实很震惊,本来以为这个就和我们的芝麻信用类似,没想到这么复杂而且有些规则很离谱。比如提前还款会降低信用分,偿还能力低的人不仅能贷的额度低,利息还比较高。感觉这像是一套精密的体系,将人们控制在债务中,而且并不想人人们从其中出来。
Lizzie Draven http://xhslink.com/a/kTxDsOaxTJS4
这是一个博主分享的自己对于中美文化差异的一点想法,也是上篇里我说的关于中国人温良这个特性的反思。美国文化里更强调竞争,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包括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也在教导我们要更强势,要更具有进攻性。但是从这里也看出,人们都还是有需要温情的一面的,都是有伤痛需要互相安抚的。
评论里有人说的挺好
我认为美国。美国的主流审美是那种非常有进攻性的审美。有点类似于华尔街之狼里面的人。但是作为普通人来说,不可能每一天都是华尔街之狼。
作者 https://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5ea6df0a0000000001000c1d
whospollyy http://xhslink.com/a/5y90NgtWhLS4
李天赐 Chris Underwood http://xhslink.com/a/d5QRizI2jNS4
Sarah Dale http://xhslink.com/a/KFfRArvTUOS4
Witchycannamom http://xhslink.com/a/twyXmXqI0OS4
关于李华,关于挖洞,童年的纸飞机终于飞回我这里。
现在还有新一代的李华正在学校,也还有新一代的挖洞者正在沙滩,相信因为前一代双方的相遇,以后他们会更容易相遇。
Angel 安琪儿 http://xhslink.com/a/01Ck65N59NS4
上篇里我有讲到有一天很多美国人哭了,这一篇有详细解释他们为什么会哭。我也很震惊美国的互联网氛围,已经人们的精神压力。不过结合上面讲的信用分机制,确实在这个游戏里也很难脱身。但是还是希望人们能与人为善,希望我们可以优先默认对方是善意的,要不然这个世界就太可怕了。
另外也好奇一个问题,美国对于小孩的教育都是鼓励式的,怎么对成年人就这么苛刻了。
洛瑞艾Laurier Lachance http://xhslink.com/a/y4qMpn6I4OS4
这是我在小红书上看到的第一个创作歌曲带上中文的,而且很好听。以前听过很多柔杂其他语文的歌曲,大都是德语西班牙语等等,很少见到中文的,相信以后这种会越来越多。
pang_pang Jie http://xhslink.com/a/nkfky7kzTPS4
她的中文歌唱的都很好听,感觉他们这块真的有天赋。
舒介生 Shu Jason http://xhslink.com/a/Jp089yjchQS4
唱古诗词,一个曲子两种语言。
到了后面几天,明显看到很多人翻唱中国歌了。很多人确实唱的不错。另外也有不少人开始使用中文进行二次创作,非常有意思的文化交流。
Liz Hilton http://xhslink.com/a/bWdDYbnKqQS4
美国新手妈妈在学中国的坐月子。
之前听说美国妈妈们生完小孩马上就会去工作,平时吃东西也不会要注意保暖什么的,看了这些视频发现他们也不是体质更好,可能只是没有关注或者硬抗?
部分外国老师的贴子下面直接开始组班请老师辅导了,更专业,还少了中间商,这种交易可能以后会更成熟也更频繁。
竟然有个 app 专门告诉美国人哪里有犯罪行为以及数量。虽说知道犯罪案发多,但没想到连这种 app 都产生了。
一个很新的视角,中华文明确实是这样。
这次在小红书的相遇必然是要载入史策的,至少对于两国的人民。大家互相在心底解除了对对方的戒心。正如有评论说的,科技的目的不本就应该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