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抖音博主凯尔特柚发的一个视频《同质化的社交媒体词库会限制我们的思考》,视频里讲到她的导师让她少用代词来让自己的语言更精确,即而引发她对于语言能力影响思辩能力的一个探讨。

语言是怎么影响思维的了,我自己的理解是这样的。

我们并没有直接去感知这个世界,在我们和这个真实世界之间有一个类似机器的东西,这个机器获取真实的事物处理之后再承现给我们,假如我们就叫它认知机器。

举个例子,真实世界里有一个圆的东西,我们称它为苹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球形,红色的物体,但是在地球上其它生物的眼里它看到可能是另外一种颜色,甚至是一种我们人类无法描述的颜色。在高维空间下可能它也不再是圆形,可是这个物体本身有发生变化吗,并没有。是我们国际事务知它的方式变了,是我们给的定义变了,而这个感知和定义就来自于这个认知机器。

上面的例子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物,那假如是一个抽象的东西了,比如怜悯,比如自由。即使是完全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在理解这些词的时候也会有一些分歧。原因就在于每个人的这个认知机器不一样。

我之前练习英语的时候和一个印度朋友聊到过“国家”,“民族主义”,两个人的观点有非常大的差异。后面聊多了才发现对于这样一个常见的词,在我们两的脑海里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脑袋里的国家是从中国的状态里抽象理解来的,它有着一个大家长式的政府,从秦朝开始一直传承到今天的文化,有着广袤的土地,有着同样的语言,尽管有不同的民族和省市,但是大家都有着同样的儒家,佛家文化底色,历史沉淀等等。但是后面聊多了我发现印度的国家不是这样的,他们也是国家但是可能更像是欧盟这样的组织,有官方的语言,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稍微多些人聚到一起就可能有两个人语言不通。每一个地区的人有着极不相同的历史和文化,不同的邦庆祝着不一样的重要节日,参拜不一样的神灵,传承着不一样的历史。所以相比之下,我们眼中的国家更具有同一性,而他们的更多元。因此我们支持民族主义,我们大都是一个民族,有着同样的民族自豪。而他们反感民族主义,他们民族太多,都支持自己的民族会更产生更多的分裂和冲突。

所以同样的词,其实在不同的人的脑海里承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认知机器翻译的结果不一样。

一个新生的婴儿的这个机器是很简单的,甚至可以说没有这个机器,处理能力主要来自生物本能。而随着长大,开始听到周围的各种声音,学习各种知识,这些输入在他大脑整合,最后慢慢形成了这个认知机器。就像人类的机器大都由钢铁组成。 认知这个机器则是由语言构成。这个机器感知和运算都是在使用我们说话用的的语言。

当两个人在交流时,需要两个人的这个机器都能准确的描述这个事物,而另一方也能准确的翻译所描述的事物,才能达到最有效的沟通,否则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失真。

同样在思考的时候也一样,思考如同建造一个房子,你能越详细越精准的确定好房子的各项细节,你越能建造的好。而如果你只能大概的描述这个房子的样子,那里建造的时候就很容易出问题。

这个机器就像相机,而语言则是它的分辩率,越细腻,你拍的照越清晰,也越能清晰的显示别人拍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