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寻找数据源

最近看到这样一篇文章《马斯克:未来只有特权阶级,才能进行“数字戒断”》。

我很同意这个观点,我们现在被手机,被数字产品绑定的越来越重了,就像我一直吐槽的,我们失去了阅读长文的能力还不自知。

image.png

所以我想看看马斯克这个访谈到底讲了什么,根据关键词找了很久没有找到,中英文都不行,最后只能对照着衣服挨个看他的所有访谈。

拿什么来滋养我们的心灵

我们常说成长,我们提长身体,提健身,提营养。身体的成长需要我们摄入高质量的食物,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可是好像很少提到心灵的成长,同样是随着时间的累积,我们的思维是否变的越来越活跃了?我们遇到挫折是否越来越能积极面对了?我们是不是越来越能接纳自己了?

独立博客自省问卷15题

最近看到好些博主发了这个独立博客自省问卷15题。最初应该是源自雅余的这篇
有点像以前 QQ 空间的问卷的感觉。之前整理 QQ 空间的文章时就看到了我 12 年一次被点名的回答,重新读起来就像在回看当年的自己一样。
这里也来跟风答一个。

为什么我们不配吃细糠

今天刷到一个消息,说影视飓风做了一个视频被全网下架了。视频内容是吐槽各大视频平台的视频分辨率作假。

找到别人的存档看了下,这次暴露出来的问题更多了。其实国内视频的分辨率不高很早以前就被人吐槽了。几年前就看到过有人吐槽觉的国内平台同等分辨率的视频看起来没有国外平台的清晰。
我去搜了下,还看到了新浪 2020 年发的文章《国内各大视频平台,重新定义了高清》。

底线的善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提到关于一个人都没有的时候要不要闯红灯。文章的最后我本来想讨论一下“我们应该遵守的最底线的原则是什么”这个问题,但是当时想的不够清楚,所以文章里没有写,结尾的也比较仓促。
最近看到了一个事,又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思考。

中秋旅行记

感觉好久没有旅游过了,这个中秋选了附近的一个景点来了一次无规划的自驾游。

因为带了老人和小孩,所以整个行程比较随意,玩到哪里是哪里,尽量不一下走太远。所以整体就是从深圳出发,在中山停留一天,然后在江门的赤坎小镇住一晚。

《笔记的方法》阅读笔记

笔记有三个作用

  • 想法
  • 线索
  • 依据

必要难度理论:存储与提取负相关
越容易存储的内容越难提取,越难存储的内容越容易提取。

用自己的话记笔记

这个自己也有感受,有的时候有个内容有自己的描述语言,但是不够专业,然后在记笔记的时候就会转换成专业的语言来描述,结果下次想到这个内容的时候来搜却怎么都搜不到。原因是下次想到这个内容还是用的自己的语言描述的,搜索的时候根本不可能用当时转换的那几个专业名词来搜。所以虽然自己的语言可能比较糙,或者不够专业,但是却是自己理解所得,记忆更深刻。

在完全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吗?

这里不是讨论法规上可不可以,那肯定是不可以的,这里讨论的是真实情况下你会怎么做,我是看到过很多人会闯的。

我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不过的,静静的等到红绿灯变绿了再走。
然后有一次和朋友走的时候被调侃了,路上左右两边望去很远都看不到车来(当时那条路应该是一条比较新的路,确实路过的车很少)为什么要傻傻的等了。

由裁员想到的

我们为什么要工作了?

小时候经常问“我们为什么要上学了”,可是毕业之后却好像很少问“我们为什么要工作”,因为要挣钱,很自然的我们就进入了这场游戏,因为这是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大家都是这么过的,所以也很自然,我们也会进入到这一个阶段。

音乐是时间的虫洞

最近陆续把自己各个平台发布的内容整理到了这个博客上。然后翻到了 2014 年写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的背景是当天有位同学跳楼去世了,而在不久之前我们还在一起培训,一起聊天。当时触动挺大的,所以写了这篇文章。记的那时还是在天津的一个大学里,我和另一位朋友俩正准备去吃饭,然后突然知道的这个消息,而食堂里正好放着那首《滚滚红尘》,“来易来,去难去,数十载的人世游”,感觉歌词也确实很配合当时的心境。所以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引用了两段歌词。然后我整理完再次和当时一起吃饭的朋友说起这个事,他也说听到这首歌,一秒回到十年前。